欢迎进入无障碍浏览页面,盲人用户使用智能引导,请按ctrl加alt加R,查看详细说明,请按ctrl加alt加问号键
当前位置: 首页>警营风采

走近英模 | 重温时光流转中的永恒

发布者: 时间:2021-09-06 来源:

她是辖区安全的“守护神”,狠抓治安难点痛点,不惧危险带头破案,使城乡接合部的老旧小区变成宜居安居社区;她是居民矛盾的“解压阀”,“铁脚板”走遍每家每户,辖区居民安危冷暖,她时刻挂在心中;她是家庭纠纷的“粘合剂”,成立维权警务站,保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摸排家庭婚姻矛盾纠纷百余起,调处率达到98%。她是“好闺女”,是很多孩子的“警察妈妈”。

她是刘谊银川市公安局兴庆区分局玉皇阁北街派出所副所长,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先后荣获公安部大走访先进个人、自治区最美公务员、自治区先进工作者、自治区三八红旗手、自治区五一巾帼标兵、自治区优秀共产党员、自治区妇女儿童维权先进个人、自治区优秀人民警察等荣誉,曾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


迎难而上

小女子披战袍成为社区“守护神”


接手青山社区,不少人为刘谊捏把汗。老民警都知道,这是个“烂摊子”:商业网点多、老旧小区多、流动人口多,人流量巨大的北环批发市场、旅游汽车站又给本就混乱的辖区治安“雪上加霜”。

刘谊到任社区民警后,没有急于改革,而是先“逛”起了市场。北环市场、商业网点、旅游车站、宾馆旅店……鞋底磨坏好几双,她的心里却有了“底”。几个月后,她把一张详细的“改革攻略”摊在同事面前,有弹有赞,有人说,效果怎样,不能纸上谈兵,得看“实战”。青山社区遍布3500多个商业网点,其中以餐饮、旅馆、美容洗浴场所居多,容易滋生“黄赌毒”等违法行为。

刘谊首先“织网”。她在社区招募了义警队员500多名,成立了12支群防群治义警队伍,同时发动辖区退休职工、老党员等组建青山社区“夕阳红”义警队、“北环卫士”巡防队,遇警时可第一时间协助民警了解警情,快速处置。截至目前义警队员提供线索成功打掉传销窝点45处,发现治安消防隐患376处,协助上报各类不安定因素685条。

第二招“打分”。辖区小旅馆有100多家,入住登记不规范、监控和消防不过关,成为治安隐患。刘谊首创“旅店业积分制管理”新模式,统一给辖区各旅店100分,哪家违反规定,不仅处罚还要扣分,凡分值低于50分的,年末将不予年审或缓审,并提请建议吊销特种行业许可证直至停业整顿。

针对45个老旧小区无物业管理、卫生差、治安乱的情况,刘谊的第三招紧随其后:成立“业主委员会自管+门房看守+进驻红色物业+义务巡逻队+安装技防设施”的“五步”治安管理模式,一段时间后,老旧小区多年难题迎刃而解。

老旧小区治安问题积疴成疾,并非朝夕之功能将其彻底根治,有时候甚至面临“生死之战”。一次走访,刘谊推开小巷深处一间游戏室的门,三四十平方米的房间内挤着四五十人,桌子上散落着赌具、钞票。“警察,都不许动!”见此情况,没顾上多想,刘谊大喊一声。赌场老板见是个女民警,一挥手,七八个壮汉围了上去。“谁敢动?”手无寸铁,可她一步没有退,反而把围上来的赌徒逼退了几步。一边与赌徒对峙,一边按照要求取证,看着眼前一身正气的女警,心虚的赌徒们嚣张气焰瞬间被压了下去。最终,在同事的协助下,赌窝被端了。围观在门口的群众纷纷对刘谊竖起了“大拇指”!


创新方式

铁脚板走万家充当社区“解压阀”


在青山社区,刘谊“七入唐宅”也被传为佳话。

青山社区多为老旧小区,居民虽然熟稔,但矛盾纠纷频发。如果只靠民警解纠纷,工作就会成“毛线团”,永远绕不出头绪。刘谊想到发动群众力量成立民间调解队,让辖区有威望的群众通过人熟、地熟、情况明的优势,就地化解小矛盾、小问题。可是,谁来做这个领头人?

辖区居民唐卫国是一名老党员,德高望重,其父还是宁夏建区以来银川市玉皇阁北街派出所的首任户籍警,与公安民警感情深厚。就选他!可没想到,刘谊首番登门,就吃了个闭门羹。唐卫国借口年龄大、身体差,不愿干这些“得罪人的事”。刘谊一遍遍上门做“说客”,终于在她第七次登门后,唐卫国吐了话:“不为别的,就为你这闺女身上这股不认输的劲儿,我干!”

2019年4月,“唐大叔调解队”组建完成,在辖区调处纠纷以一当十;“青山大姐调解队”迎头赶上,两支金牌调解队伍,让辖区五成以上的矛盾纠纷“化于无形”。

辖区3025户住户中,谁家婆媳不和、哪户夫妻不睦,刘谊烂熟于心。工作伊始,她就以各家庭为单位,开展地毯式矛盾纠纷大排查工作,实行“家庭分级分色”管理模式,根据对应的风险家庭等级,分时段重点关注。最“危险”的“红色家庭”,每周必去走访,哪怕是风平浪静的“蓝色家庭”,隔上三个月也得见面唠唠。把群众当亲人,用真情换真心,一遍遍的走访,让刘谊成了很多老人口中的“好闺女”。逢年过节,她的办公桌上总会堆满各色美食,王阿姨送来了小龙虾、李大妈送来了热饺子、杨大爷带来了烤地瓜、隔壁的田婶炒的肉酱都要给她塞两瓶。

群众的支持,给了刘谊无尽的动力。为了方便群众随时随地解决纠纷,2021年她联合司法、律师及社会志愿者,打造“青山线上调解室”,居民有什么问题,都可以通过手机APP联系“线上智囊团”,根据纠纷不同类型,享受线上“点单”调处。发动群众,全面排查,分级管理,层层化解,刘谊用一次次创新解决了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实现了小纠纷不出小区,大矛盾不出社区的工作目标。


春风化雨

女民警用爱心巧做家庭“粘合剂”


2019年4月的一天,辖区一所学校的老师找到刘谊:四年级一名女学生小苗身上总是青一块、紫一块,孩子说,爸爸妈妈离婚了,妈妈总是拿她撒气。当晚,刘谊就联合社区街道、司法、妇联等部门找到小苗妈妈,一方面跟她释法讲理,一方面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孩子妈妈不愿家丑外扬,起初极不配合,刘谊连续登门十几次,终于敲开了一位母亲最柔软的心门,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主动写下了保证书,承诺不再打孩子。此后刘谊经常联系小苗,给她买文具送她新衣服。笑容又回到了孩子脸上,她偷偷告诉老师:我有两个妈妈。

男孩小悦也喊刘谊“妈妈”。小悦是辖区刑满释放重点人员马某某的儿子,马某某不堪生活压力自尽,留下年迈的母亲带着小悦。刘谊摸排知道此情况后,主动和小悦家攀起了亲戚,每周打电话问孩子学习情况,逢年过节送去米面油及生活用品。为了让小悦免去上学途中奔波,她还联系教育部门为孩子转了学。放心不下小悦的吃饭问题,刘谊亲自联系小饭桌,一切安排妥当,她又悄悄找到孩子的班主任,拜托老师一定多关心小悦心理变化,有什么事,随时给她打电话。

针对辖区家庭纠纷警情逐年上升、极易引发暴力伤害案件的特点,刘谊主动联系妇联,在青山警务室挂牌成立了宁夏第一家妇女儿童维权警务站,形成了由社区民警、司法调解员与妇联工作人员联动开展预防和处置家庭暴力案事件体系。警务站挂牌以来,共摸排家庭婚姻矛盾纠纷275起,联合调解、达成和解272起,纠纷调处率达到98.9%。

抗疫期间,刘谊累计走访1万余户、上报各类数据1.5万余条、建立抗疫台账98本,连续100多天顾不上回家。一天深夜,还在防控岗上,手机短信响起。看完信息,刘谊泪湿眼眶。那是儿子发来的信息:妈妈,我一个人在家都很好,你要照顾好自已!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