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动态>基层警讯>贺兰县局

【枫桥经验】贺兰县公安局立岗派出所 深化“四勤”工作法筑牢辖区根基

发布者:贺兰县局 时间:2025-06-13 来源:贺兰县局

在贺兰县立岗镇的街头巷尾、田间地头,总能见到一抹抹藏蓝身影穿梭不息。他们用脚步丈量辖区,用真情叩响民心。近年来,贺兰县公安局立岗派出所立足辖区实际,积极探索实践“勤走、勤问、勤记、勤查”的“四勤”工作法,将其作为夯实基层基础、密切警民联系、提升治理效能的核心抓手,有效激活了基层警务工作的“神经末梢”,为辖区平安稳定构筑起坚实屏障。

社区民警马忠辉的警务包里,总是装着最新版的辖区平面图和走访登记表。每周他至少有“泡”在社区里,新搬来的租户、刚开张的商铺、独居的老人……都是他重点关注的对象。“只有走遍了,心里才有底。”马忠辉说。通过日复一日的“铁脚板”丈量,派出所精准掌握了辖区实有人口、房屋、单位等基础信息,动态更新“一标三实”数据,为各项工作提供了鲜活、准确的信息支撑,真正实现了“底数清、情况明”。

立岗派出所将“勤走”作为工作基石,要求社区民警辅警变“坐堂办公”为“主动下沉”。他们科学划分责任网格,制定详尽的走访计划,确保对辖区内的居民住户、企事业单位、行业场所、重点部位进行常态化、全覆盖走访。无论是乡镇主街道还是偏远村落,民警的身影从不缺席。

“张大爷,最近身体怎么样?村里的路修好了吗吗?有没有发现什么可疑的人?”辅警朱宁刚在走访银星村时,总是习惯性地多问几句。在一次与村民的闲聊中,他敏锐捕捉到近期有外地人员在村里低价兜售劣质农资的线索,迅速上报所里,及时联合市场监管部门进行查处,避免了村民的经济损失。

正是通过这种“勤问”,立岗派出所建立了畅通的民意收集渠道,将矛盾纠纷、风险隐患、民生需求发现在早、化解在小。“勤走”是基础,“勤问”则是关键。立岗派出所民警在走访中,绝非简单“打卡”,而是带着真诚与关切,主动与群众“唠家常”、“掏心窝”。他们深入田间地头、坐在百姓炕头,耐心倾听群众的心声、诉求以及对治安状况、公安工作的意见建议。今年以来,通过主动询问收集有效社情民意80余条,化解潜在矛盾纠纷数10起,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显著提升。

兰光警务室里,一排排整齐的档案盒分类存放着各类基础台账和走访记录。社区民警张昊刚结束走访回来,立刻打开电脑,将今天收集到的独居老人李奶奶需要更换老旧电线的诉求、某工地新招录的工人信息、以及排查出的一个消防隐患点,分门别类录入系统,并标注了处理优先级和时限。“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更不如规范的电子台账。记下来,才能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也能方便后续追踪和数据分析。”张昊解释道。这种严谨细致的“勤记”,确保了信息的有效流转和工作的闭环管理,也为精准研判辖区治安态势提供了数据基础。

面对海量的走访信息和收集到的社情民意,立岗派出所高度重视“勤记”的规范化。他们为每位社区民警辅警配备了统一的工作日志和电子台账系统,要求将每一次走访的时间、对象、内容、发现的问题、群众的诉求、处理情况等详细记录在案。

结合走访中群众反映的夜间某路段照明不足问题,派出所立即组织警力加强该路段的夜间巡逻盘查力度。在对辖区加油站进行例行消防检查时,社区民警段佳智不仅查看消防器材有效期,还详细询问了员工应急处置流程考。在一次深入出租屋的“勤查”中,民警及时发现并收缴了某租户私藏的管制刀具,消除了重大治安隐患。“勤查不是走过场,是要带着发现问题的眼睛去查,查深查透,不留死角。”立岗派出所所长马伏军在例会上反复强调。通过高频次、靶向性的“勤查”,今年以来,立岗派出所累计发现并整改各类安全隐患23处,辖区可防性案件发案率同比下降30%,治安防控的精准度和有效性大大增强。

“四勤”的落脚点在于“勤查”,即通过主动、精准的检查防控,将发现的问题和风险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立岗派出所将日常走访与安全检查、治安巡防紧密结合,聚焦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场所、重点物品,常态化开展消防检查、治安隐患排查、流动人口清查、安防设施检查等工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