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雯璐
年轻、漂亮、活泼、好学、谦虚,将这些词用在她身上一点也不为过。范雯璐,今年23岁,中共党员,2019年6月从中南民族大学金融专业毕业后,怀揣梦想,来到了黄河东路派出所,成为了魏家桥村警务室的社区民警。
“金融学专业当社区民警,能干好吗?”“婆婆妈妈的不是警察干的事”“这么年轻的小姑娘,怎么会调解纠纷呢?”
面对各种质疑,年轻的小范却偏偏不放在心上,这些话语反而激励了她做好社区警务的决心,因为她觉得人们对社区民警有偏见,用她的话说,“社区民警一样可以干大事”。
打通宣传工作的“连心桥”
第一次去社区,范雯璐兴奋得一夜没睡好。大清早她穿上崭新的警服骑着自行车、夹着文件夹,兴致勃勃地往盈南社区而去。盈南家园是个老旧小区,居民的居住条件比较落后,安全设施也比较差,急需要开展安全防范宣传工作。早就有所准备的范雯璐连夜写了一个小剧本,请来两户居民,在警民座谈会上演示打开防盗门的A级、B级、C级锁芯分别需要花费的时间,普及安全常识,提醒居民增强防范意识,生动的演示效果赢得了社区居民的一片叫好。当她再次入户走访时,参加过座谈会的李大爷开门看到她,一拍大腿指着她说:“咦,你不就是那个叫什么什么的警察?”范雯璐笑着说:“没错,我就是那个叫什么什么的警察。”
矛盾纠纷化解有妙招
在工作中,范雯璐走访得知辖区有一男子因负债3万元,心理压力大,几欲轻生。了解情况后,她立即带领网格警,联合砖渠村委会综治专干共同来到了该居民的家中。为避免自己的职业给轻生男子带来进一步的情绪刺激,范雯璐首先与其父亲聊天,得知该男子从小性格内向,承压能力弱,不善于与人交往。范雯璐便利用年龄相仿的优势和男子谈心谈话,慢慢的,男子也对范雯璐打开了心扉,诉说了自己的苦闷。
范雯璐耐心的倾听后,告诉其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要珍惜生命,对生活充满热情,身后还有父母和家人,不要太悲观太消极,随后把自己的微信号留给了他,告知其有事可以拨打社区民警电话进行倾诉谈心,网格警艾银行也叮嘱其父近期做好监护,多陪陪孩子,关注孩子心理健康。男子的父亲也十分感谢社区民警的关怀和问候,表示以后有事会常联系。
入户大走访企业解难题
“微警务”是当代社区警务的大趋势,95后的范雯璐自然不会放松互联网+警务这把“金钥匙”。在接手社区工作不到两个月时间里,范雯璐就对所管辖的盈华商厦内的51家企业建立微信群,邀请各企业的相关负责人及法人入群,她将微信群为宣传阵地,及时将入户走访的相关通知电子版发送至群里,提升入户工作的知晓率,为开展入户大走访工作铺平了道路。
在走访企业入户过程中,范雯璐发现不少企业在入户大走访登记公司从业人员信息时,担心信息泄露,尤其牵扯到法人及股东的相关信息时,他们都很谨慎,敷衍了事甚至不予理睬,给走访工作造成了困难。面对企业的疑虑和不配合,范警官自有妙招,为做好企业信息的保密工作,争取企业的信任和配合,范雯璐做出了承诺:上门收集企业信息表格的人是民警或社区网格警且必须出示工作证明及相关身份信息。很快,企业配合率高了,入户走访工作也在顺利的进行着。面对社区警务,范雯璐有着自己的理解,要把工作当成自己的兴趣爱好。她爱“玩”微信,根据群众的要求,定时推送社区警务工作专用的微信,报道社区最新发生的小事、大事、新鲜事,将近期社区多发案件进行预警和防范提示,使群众在家中一打开手机就能一览社区的近况,为群众提供了便捷有效的服务。
她爱写作,闲暇时间还喜欢把社区发生的事写出来,总结自己的工作方法,助推社区警务工作。她爱绘画,疫情期间,她连夜加班创作出一幅幅温馨小提示,在魏家桥村警务室通过微信平台和社区展牌展示了出来,赢得了一片叫好声。范雯璐说:“警力有限,民力无穷。魏家桥村警务室是我的人生第一份工作,它是起点,也是我积累宝贵经验的开始!”
编辑:小M 审核:梓梓木稿件来源:黄河东路派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