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金凤区公安分局长城中路派出所宁安社区警务室扎实推进“塞上枫桥”警务品牌创建,牢固树立“基础牢、出事少、治安好、党和人民满意”的宗旨,通过强化党建引领、整合基层资源、提炼“五个一”工作法,以“舒心、省心、暖心、安心、放心”为工作基础,着力实现基层治理标准化、矛盾调处专业化、群防群治常态化的“三化”目标,努力实现从“出事少”向“不出事”转变,从“重过程”向“重结果”转变。
确保队伍管理“一条心”,全面提升“舒心”度
宁安警务室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忠诚本色、服务底色、职业特色”的工作理念,坚持社区警务“沉下去、融进去、走出去”的工作思路,坚决下好党建引领的先手棋,不断强化理论学习、涵养政治水平、强化服务理念,以有序部署促进队伍团结、以责任担当促进效能转化,着力解答好“警察站在群众中和群众之中有警察”的辩证问题,强化“志愿红和守护蓝”双向赋能,把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作为工作要点强力推进。
推动综合治理“一盘棋”,全面提升“省心”度
警务室充分利用社区党委的组织发动优势,按照“整合资源、协调联动、运转高效、便民利民”的原则,形成社会综合治理强大合力。积极发动在职党员和治安积极分子,建立了6支54人专群结合的群防群治队伍,每周联合开展“红色一小时”品牌服务活动。同时,持续开展“进百家门、访百家情、解百家忧”民情大走访活动,深入排查矛盾纠纷、案件线索,强化电诈、防盗、禁毒宣传及“开门纳谏”活动,共收集群众意见建议18条,立行立改,实现“进一次门,办多件事”。今年以来,共走访入户345户,联合社区协调解决群众现实困难22起,得到了辖区群众肯定和支持。
实现化解矛盾“一站式”,全面提升“暖心”度
以提升防控风险和矛盾纠纷化解能力为出发点,充分发挥社区网格“最小单元”紧密联系群众优势,切实开展多元化解、源头化解,通过开展民情走访、警情回访和专项摸访,排查各类矛盾纠纷、苗头隐患,主动邀请人民调解员、律师、社区网格员、妇联、综合执法、劳动监察、工商等社会力量和职能部门的提前介入,早发现、早预防、早化解,真正做到“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将各类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稳控在最基层。同时,建立矛盾纠纷化解的全息档案,划分风险等级,制定化解方案,滚动跟进,结案回访,定期总结,着力实现矛盾纠纷“一站式”化解处置。今年,通过多元化解方式,成功调解噪音扰民纠纷5起,婚恋家庭纠纷7起,其他邻里纠纷14起。
打造科技强警“一张网”,全面提升“安心”度
通过一标三实二期平台做好固定人口、流动人口的管理;通过智慧街面巡防平台、警保联动做好巡逻防控的技防落地;通过“雪亮工程”和小区监控的互补实现全方位的视频安防管控;通过安全检查小程序推进安全检查尺度和深度;通过宁警通、银企安开办线上警务;通过“国家反诈中心APP”、“一体化反诈平台”、社交网络强化反诈宣传劝阻,巩固反诈成果;通过智慧公安数字警务超市,构建分析模块,强化警情、案情的研判分析,做好信息转化和警务指挥。以科技赋能的有效应用努力实现“派出所主防”的工作职能,全力压降发案。
实现民生警务“一个调”,全面提升“放心”度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常态化开展警民座谈议事会,引导小区居民自管自治,形成1+1>2的社会管理服务综合效能。开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便民警务,落实暂住证、散装汽油、政审等便民业务就近办、马上办和特殊情况上门办的业务办理机制。积极推进民生福祉小项目,开设“便民大讲堂”和“便民小市场”,邀请讲师定期开展包括法制、科教、育儿、健身在内的各类形式多样的授课讲课,以提高群众文化素养助推法治建设;在五里宜居广场和社区小广场开办“邻里大集”,引入包含矛盾调解室、平价商品、劳动者驿站、非遗工坊、便民理发等9间功能室,强化便民服务。打造街道首家社区食堂,引入社会资源进行运营管理,用优惠的价格提供优质的服务,组建“义务送餐队”,倡导“我的邻居我照顾”,为不便出行的孤寡老人提供送餐服务,进一步提升老年人生活的便利性和幸福感。
编辑丨锋 笔
校稿丨王月笙
审核丨韩 健
素材来源丨海晓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