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凤区良田镇光明村是生态移民安置村,近年来,村里相继建立了警务室、综治中心,在社区民警、综治专干的带领下,基层法治力量进一步加强,让光明村一年一个样,逐渐变为宜居宜业平安美丽村庄。
今年,社区民警和驻村律师更加紧密的融入网格中,开展日常治安巡逻管控、矛盾纠纷排查、法律知识宣传、社情民意收集等工作,推动“警格+网格+司法网格”等基层法治力量更坚实。“大娘,您扫雪的时候注意安全,来我们帮你扫”“这个道路滑,要尽快清理积雪”,2024年2月21日,一场雪预示着今年的大好收成,但也带来了一些安全隐患,一大早,良田镇派出所社区民警就带领着村里综治力量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巡逻村里的道路,开展积雪清理工作。
由光明村警务室组建的这支基层法治工作队伍来自于村民,服务于村民,他们都是光明村村民,熟悉群众情况,能够用群众方式处理解决群众的问题。2024年1月30日,村民马某某到警务室诉说了与邻居地界纠纷,马某某与拜某某是左右邻居,两家耕地相邻处有一块水塘,多年来都是两家共用,今年水塘干涸,拜某某听家里老人说,那块水塘两家老人早就约定过是拜某某家的,拜某某便想平整土地用于春耕,如今马某某已无处求证,无奈之下,马某某只能来到警务室,要求帮助协商解决。
初步了解情况后,警务室联合村委找到两家人进一步核实情况并寻找村中老人了解情况。据了解两家的土地是历史遗留问题,村里记录中确为两家共用土地,在多方求证下,两家同意共同使用该土地,但对土地份额再次产生纠纷,村委、良田派出所、法庭和驻村律师共同调解,“既然是历史遗留问题,现在无法证实谁家份额多,谁家份额少,平分是最合理的,也符合情理”现场调解的法官背对背劝解两家人,通过法律和情理两方面劝解,最终在大家的劝说下,双方握手言和,现场由民警、法官和律师共同为两家测量土地,并签订了协议书。这起历史遗留的土地纠纷在多方调解下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农村往往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案,调解员经常面临的,就是这种房前屋后、家长里短的小纠纷,但案小事不小,小事如不及时化解,很有可能造成矛盾激化。光明村警务室构建以“社区警务+村综治中心+司法力量+法庭+律师”为核心的“多员合一”常态化调解机制,真正把困扰群众的小事当成工作中的大事来办,推动矛盾纠纷及时、高效化解。今年来,已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0余起,化解率达98%。同时着力打造矛盾纠纷调解品牌,推动法治之花走深走实,开花结果。
“对于农村地区,普法工作需要更多耐心,花费更多精力,我们要让普法工作走向千家万户”,光明村书记马玉梅在部署综治工作时强调。2024年2月20日,光明村警务室组织开展寒假公益大课堂,社区网格警李磊、秦永杰、吴亚楠联合驻村律师借助大课堂开展了“小手拉大手法律宣传”活动,民警通过案例,为学生剖析了常见的电信网络诈骗手段,讲解防范对策,同时还讲解了道路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等知识。驻村律师紧紧围绕如何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主题,以发生在学校周边、学生身边的鲜活案例为教材,采取以案讲法、以案学法的方式,为学生们讲解法律常识及预防措施,提醒同学们要自觉抵抗不良行为的诱惑,防止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新的一年,我的感受是村里组织的法律宣传活动更加丰富,场次更多,通过反复的宣传,不断提高村民安全防范意识,让村民生活在更安全的社会环境中”听完讲座的学生家长刘先生激动地对民警说。这样的法律宣传,光明村警务室每周都会举办,今年已经举办了8场次,邀请更多的政法力量参与讲解授课,邀请更多的村民学习法律和安全防范知识。法律宣传活动组织的多了,群众参与度提高了,与群众关系密切了,村民的防范能力提升了,带动着村里过去一些难落实的工作变得容易了、顺畅了,群众过上好日子的愿望更强了、心气也更足了。
编辑丨锋 笔
校稿丨王月笙
审核丨韩 健
素材来源丨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