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的银川并不凛冽,湖面陆续开始解冻,行道树上也已悄然添上几抹新芽。早上刚过7点,王婷便身着警服、戴齐装备早早站在了学校门口,在忙碌的“护学岗”中开始了新一天的工作。
王婷,金凤区公安分局上海西路派出所社区民警,自2021年她主动请缨从机关下沉到基层派出所,此后便像一颗螺丝钉深深扎进这片社区。她以“服务群众、守护平安”为信念,用脚步丈量社区,用耐心倾听诉求,用真诚化解矛盾,默默守护着辖区平安。
王婷所负责的清水湾社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辖区面积大、人员流动情况复杂,管控难度大。面对繁重的社区警务工作,王婷没有退缩,用她自己的话说“是真的凭借一股子责任感就扎了进去”,主动投身社区“微治理”的“大格局”,并创新性地将社区警务与基层治理巧妙融合,与群众一起书写着独属于清水湾社区的“藏蓝故事”。
跟影视剧作当中不同,社区警务工作很少有惊天动地的大事,更多的其实是家长里短的琐碎。王婷坚持“日行万步访民情”,常态化开展入户走访,积极与社区对接,精准掌握社区内孤寡老人、困难家庭、流动人口等情况。每一次敲门、每一次交谈,都是她与社区居民心与心的靠近,她就像一本活的社区词典,将辖区群众的一点一滴都印刻在了心里。
针对邻里矛盾、家庭纠纷,王婷每次都能耐心倾听、感同身受并巧妙化解。 从长期的调解工作当中,她总结出了“倾听—共情—解法”三步调解法,靠着这法子,王婷每年都能成功化解200多起矛盾。
清水湾社区内居民小区多、常住人口多,还有不少的学校和幼儿园。为了实现“平安不出事”的目标,王婷联合社区、物业、退伍军人等成立清水湾治保会。她明确分工,提供思路,和网格员、保安员等一起开展护学岗、巡逻和矛盾排查化解工作。此外,她还主动联合多部门力量,针对不同矛盾分类分级处理,有效将各类纠纷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截至目前,治保会上报案事件260件,处理非警务警情46起,化解纠纷116起,辖区治安日趋向好。
为了进一步强化社区居民的安全防范意识,王婷大胆创新,在组织的帮助和支持下,她组建起了全区首个“社区警校”,并邀请各方专业力量参与进来,通过多种方式开展培训,使公安、社会和社区力量结合、法治与自治融合,将“社区警校”打造成了警民联系的新平台。开课以来,共计开展各类培训和讲座30余次,组织演练10次。
除了社区警务工作,王婷还积极承担所里的接处警工作。上海西路派出所“人少事多”,她虽为女性,却毫不退缩。
她常说:“接警不是完成任务,而是解决问题的开始。”面对五花八门的警情,尤其是纠纷调解,她总能冷静耐心处理。一次邻里纠纷中,两户邻居因为楼道堆放杂物的事儿起了争执,双方吵得面红耳赤,甚至抄起了扫帚和拖把对峙。王婷接到消息后,火速赶到现场,眼看双方越吵越凶,她一个箭步挡到中间高声喝止:“都别冲动,有话好好说!”那单薄却又洪亮的声音,瞬间让双方冷静了下来。随后她耐心倾听双方诉求,梳理症结,最终让两人握手言和。
“接处警远比影视剧中更复杂!”去年夏天,在带队处置一起醉酒人的案件时,违法行为人凶悍无比,污言秽语不堪入耳。王婷不断地耐心劝告,但突然,醉酒人情绪激动起身向她猛扑过来,王婷一时躲闪不及,关键时刻,身边的同事一把将她拉到身后,这才避免了意外发生。处置完这起警情后,她在警车中委屈地哭了,但她明白“干警察,就得受点‘委屈’,警察内心的强大不正是用这数不清的‘委屈’堆积出来的吗?”擦干眼泪,她转身又迅速投入到了工作中。
王婷留着干练短发,不施粉黛,警服下是滚烫的初心。她常说:“警察的酷,不在外表,而在守护一方平安时的无畏无惧。”她用行动证明,新时代的女警不需定义,在平凡的岗位上,同样也能绽放出耀眼的藏蓝之光。
编辑丨锋 笔
校准丨陈伟亮
审核丨韩 健
来源丨杨雅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