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动态>基层警讯>金凤分局

端正执法理念 改进执法方式 转变执法态度丨金凤区公安分局以执法变革提升群众获得感

发布者:金凤分局 时间:2025-07-18 来源:金凤分局

“以前觉得执法就是‘按规定办’,现在才懂,把法理讲透、把态度放柔,群众更愿意听、更配合!”银川市公安局金凤区分局上海西路派出所民警史家豪的感悟,道出了全局执法变革的实效。今年以来,金凤区公安分局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聚焦“端正执法理念、改进执法方式、转变执法态度”工作目标,筑牢法治初心,通过分层分类教育,推动民警深刻理解“执法是手段,为民是目的”。通过思想淬炼、实战打磨、机制约束三维发力,推动执法工作从“刚性管理”向“刚柔并济”转变,从“完成任务”向“群众满意”升级。

“小马警官,我的电动车这么快就找着了?”7月13日清晨,金鹰国际村小区里,住户王大爷攥着北京中路派出所民警马嘉俊的手,眼里满是感激。这辆电动车是他的“老搭档”,接送孙子、日常买菜全靠它。当天一早送孙子上兴趣班时,王大爷发现车不见了,急得在小区转圈呼喊,到派出所报案时反复念叨:“孙子刚放暑假,没车接送兴趣班可不行。”

派出所当值民警马嘉俊一边安抚老人,一边迅速调看监控,很快发现是三个孩子嬉闹时把车藏进了绿化带。找到孩子家长张女士时,她拎着菜篮满不在乎:“小孩瞎闹,推出来就行。”“你这叫什么话?”王大爷顿时火了,“没经同意就挪我车?这要是学坏了咋办?”“大爷您消消气,张姐咱慢慢说。”马嘉俊连忙打圆场,“我瞅这几个孩子,跟您孙子在一个学校吧?说不定常一起玩呢。”他又转向张女士,“咱当家长的就怕孩子没规矩,现在觉得‘藏车好玩’,回头没分寸碰了别人东西,咱脸上也挂不住啊。”张女士抠着菜袋,默默低下了头。

“咱都住一个小区,抬头不见低头见。”马嘉俊又劝王大爷,“真较劲儿,下次接孙子碰到孩子打招呼,多尴尬?”王大爷气顺了些,微微点了点头。“叫孩子们下来认个错,再帮大爷把车推回去擦擦。”马嘉俊搭了梯子,“娃长了记性,您落个‘量大’名声,多好?”张女士尴尬地一笑:“是我糊涂了,我这就去把我家那臭小子叫过来。”王大爷看看车,又看看马嘉俊:“小伙子,会办事!”

马嘉俊心里透亮:解的是车的事儿,顺的是邻里的心。这正是金凤区公安分局推动社区民警从“简单调解”向“深层解纷”转变的生动实践 —— 让邻里纠纷从“面红耳赤”变“握手言和”,从“暂时平息”到 “长效互助”,以“法理讲透、情理讲通、办法找准”为准则,让每次纠纷化解既有法律尺度,更含民生温度。

前不久,在金凤区长城中路派出所林湖左岸社区,两户老邻居因“空调外机噪音”硬是吵了小半个月,得知消息后,社区民警张婉秋就“用‘群众语言’拆掉了‘矛盾疙瘩’”,先沉下心听两户人的诉求,再俯下身用家常话讲道理,把生硬法条转化为居民听得懂的“实在理”。她没有上来就搬《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而是拉着双方坐下来算“邻里账”:“都是住了十多年的老熟人,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咱找工人调调外机角度,晚上10点后关低风速,既不违规,又不伤和气,而且这快到三伏天了,晚上空调开太大对咱身体也不好不是?邻里邻居的以后谁家有个急事搭把手也方便,多好?”一番话把“法”说透、把“情”捋顺,不仅让双方当场调好了外机,后来还主动约着“轮流照看楼栋独居老人”,从针锋相对的“互怼”,变成了守望相助的“互助”。

执法的根本,在于理念的“方向盘”是否端正。金凤区公安分局组织各科所队定期开展“执法理念研讨会”,剖析“态度生硬引发冲突”“重处罚轻教育导致不满”等典型案例,让民警直观感受“理念偏差”的连锁反应。“看到一起邻里纠纷因民警不耐烦激化,才明白‘好好说话’也是执法能力。”上海西路派出所教导员段学春在会后的笔记中写道。同时,金凤区公安分局还结合“青年民警辅警发展计划”,组织新入职民警辅警与执法标兵、业务骨干结对,通过“办案时讲理念、处警后聊感悟”,把“法理情融合”的理念融入日常。上海西路派出所民警史家豪跟着师父段学春处理完一起商户占道案后感叹:“师父教我‘先问难处再讲规定’,商户不仅整改了,还说‘你们是真心帮我们’,这比单纯要求整改更有意义。”

从理念上的“为民初心”,到方式上的“精准规范”,再到态度上的“暖心共情”,金凤区公安分局以“自我革命”的勇气推动执法变革。这场变革,让每一次执法都成为传递法治温暖的载体,让群众在每一起案件、每一次处警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警民同心的桥梁越筑越牢。

编辑丨张泽远

校准丨侯 越

审核丨韩 健

来源丨政工室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