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叔叔,这个二维码扫了会有风险吗?”“阿姨,陌生人让转账是不是就是诈骗呀?”银川市金凤区北京中路街道清馨苑社区新时代文明站热闹非凡,20余名身着红马甲的“小小反诈宣传员”围在宣传台前,争先恐后地向银行工作人员及派出所民警提问。近日,北京中路派出所联合清馨苑社区、宁夏黄河银行共同开展“小小反诈宣传员 守护钱袋‘童’行”青少年金融反诈科普活动,通过趣味互动、实景模拟等方式,让孩子们在轻松氛围中学习金融知识,筑牢家庭反诈“防火墙”。

趣味课堂:金融知识“活”起来
活动伊始,社区工作人员以一段动画短片引入主题,通过卡通人物“小明”的遭遇,生动展现了冒充客服、游戏充值诈骗等常见骗局。“大家知道爸爸妈妈的工资是怎么存进银行的吗?”来自宁夏黄河银行的工作人员接过话题,用“零花钱变魔术”的比喻讲解储蓄、利息等基础金融概念,提醒孩子们“不向陌生人透露银行卡密码”“不随意点击不明链接”。
为了让抽象的知识更易理解,活动设置了“反诈知识抢答赛”环节。“陌生人用糖果引诱你扫码领红包,应该怎么做?”社区民警殷玉全的问题刚出口,10岁的张梓涵便立刻举手:“不能扫!可能是骗子要偷爸爸妈妈的钱!”精准的回答赢得全场掌声。随后,社区工作人员还为孩子们发放了小奖品。此次抢答赛涉及20多个反诈知识点,孩子们的参与热情高涨,正确率超过90%。

实景演练:反诈技能“练”出来
“您好,我是游戏公司客服,检测到您孩子误充了500元,提供家长银行卡号就能退款……”在实景模拟环节,王警官扮演“骗子”拨打模拟电话,12岁的刘奕辰按照学到的知识从容应对:“我需要先告诉爸爸妈妈,让他们联系官方客服核实,我不能直接给你卡号。”一番“交锋”后,王警官竖起大拇指:“应对得非常棒!记住,凡是要求转账、提供银行卡信息的,一定要先和家长确认。”
活动还特别设计了“家庭反诈任务卡”,孩子们需和家长共同识别各种诈骗短信互动任务。看着孩子们认真机智的完成各项反诈任务,辖区居民陈女士表示:“平时工作忙,很少系统的教孩子这些知识,今天和孩子一起参加这个反诈宣传活动,不但自己学到了反诈知识,感觉孩子突然长大了,这种亲子互动的形式特别好。”

长效守护:反诈防线“筑”起来
此次活动共发放《青少年反诈手册》30余份,招募“小小反诈宣传员”20余名。清馨苑社区党委书记许淑苑表示,后续将通过“反诈小剧场”“社区巡逻宣传”等形式,组织孩子们走进楼栋、广场开展宣传,让孩子们成为家庭与社区间的反诈“传声筒”。同时,社区将联合银行、派出所建立长效机制,定期开展金融知识讲座、反诈案例分享会,形成“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区”的辐射效应。


此次清馨苑社区的反诈科普行动,以青少年为切入点,将金融知识与反诈教育有机融合,既提升了孩子们的自我保护能力,也为家庭反诈注入了“青春力量”。正如家长陈女士所说:“教会孩子识别骗局,就是给整个家庭装上了‘反诈雷达’,这样的活动我们盼着多来几次。
编辑丨锋 笔
审核丨侯 越
监制丨杨 琛
来源丨北京中路派出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