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灵武市局 时间:2025-09-18 来源:灵武市公安局
践行文明交通
顺畅有序出行
需要你我同参与共维护
近日
灵武公安交警
创新推出摩巡“流动课堂”
在严格执法的同时注入柔性温度
让文明出行理念
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为深入推进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整治,有效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灵武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紧密结合辖区道路交通实际,充分发挥交警铁骑(摩托车巡逻组)机动灵活、反应迅速、精准管控的独特优势,持续开展针对非机动车不按规定佩戴安全头盔等交通违法行为的专项整治与劝导行动,取得了显著成效,有力提升了道路交通管理效能和文明出行水平。
精准研判,紧盯违法顽疾
非机动车,尤其是电动自行车,已成为市民短途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但其通行秩序管理一直是交通管理的难点之一。其中,驾驶人不按规定佩戴安全头盔的行为尤为突出,此行为极大增加了发生交通事故时驾驶人受到严重伤害的风险。灵武交警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将其作为压降交通事故、提升安全系数的重点整治内容。在综合分析违法高发时段、路段的基础上,大队决策层强调必须创新勤务模式,打破固定岗点巡查的时空限制,实现对违法行为的动态发现、即时干预。交警摩巡组因其高度的机动性,被委以此项专项整治行动的主力重任。
铁骑出击,凸显机动优势
交警摩巡组在此次专项工作中,将其战术特点发挥得淋漓尽致。
高效灵活,突破勤务盲区。摩巡组队员驾驶大功率警用摩托车,具备极强的道路通过性和快速机动能力。他们能够迅速穿梭于城市主干道、背街小巷、商业街区、学校周边、居民住宅区、交通枢纽等各类复杂区域,有效覆盖了传统警车难以频繁触及或固定岗亭视野不及的管理盲区与薄弱时段,实现了巡逻管控范围的最大化与无缝衔接。无论是早晚上下班高峰期的拥堵路段,还是平峰期的分散车流,铁骑都能保持高效的存在感和管控力。
快速反应,实现精准查控。针对非机动车交通违法尤其是未佩戴头盔行为动态发生、转瞬即逝的特点,摩巡组队员一旦发现违法苗头或行为,能够立即靠近、迅速拦截,进行现场查处或劝导教育。这种“发现即处置”的模式,极大提升了执法效率和违法干预的即时性,避免了违法行为人脱离监管视野,形成了强大的现场震慑效应。相较于常规巡逻车,铁骑在拥堵车流中穿插、快速抵达现场的速度优势无可比拟。
动态管控,提升路面见警率与管事率。摩巡队伍不间断的动态巡逻,使得交警形象高频次出现在市民视野中,不仅显著提高了路面见警率,更因其主动发现和处理问题的勤务模式,极大提升了路面“管事率”。这种高密度的动态对意图违法者形成了有效的心理威慑,促使他们自觉约束行为,从源头上减少了违法发生率。
宽严相济,注重执法效果
在具体执法过程中,摩巡组队员们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注重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一是严格依法查处。对于明确观察到且事实清楚的未佩戴安全头盔违法行为,摩巡组队员严格按照《宁夏回族自治区电动自行车管理规定》及相关规定,依法予以现场处罚,做到事实清楚、程序规范、处罚适当,维护法律的严肃性;二是强化教育劝导。在查处的同时,队员们始终将宣传教育贯穿于执法全过程。他们耐心向违法驾驶人讲解不佩戴安全头盔的危险性,通过典型事故案例进行以案说法,强调“小头盔、大安全”的防护理念,引导驾驶人深刻认识到安全头盔是“保命盔”,而非应付检查的工具。对于初次轻微违法或确有特殊情况的,多以警告教育为主,督促其立即改正,体现了执法温度;三是拓展宣传覆盖面。摩巡组队员在巡逻间歇、路口等候等时机,主动向过往的非机动车驾驶人发放宣传资料,进行口头提示,将流动的摩托车变成了移动的宣传站,使安全出行理念随车轮传递。
成效显著,安全氛围提升
自摩巡组9月4日深入开展此项工作以来,在全市共查处非机动车交通违法行为635起,其中骑乘人员不佩戴头盔583起、违法载人17起、闯红灯9起、逆行26起,成效日益凸显,违法行为显著减少。通过持续高强度的机动巡逻与查处劝导,灵武市重点路段、时段非机动车骑乘人员安全头盔佩戴率大幅提升,未佩戴头盔的违法现象明显减少,涉及非机动车的交通事故伤亡率得到有效遏制;摩巡组的常态化巡逻不仅针对未佩戴头盔行为,也对非机动车闯红灯、逆行、占用机动车道等其他违法行为形成了有效震慑,带动了非机动车通行秩序的整体向好,群众安全意识明显增强。频繁的路面互动与宣传教育,潜移默化地提升了广大交通参与者的安全意识和法治观念,“骑乘戴盔”逐步从强制要求内化为部分市民的自觉习惯;交警摩巡队员们规范执法、文明执勤、飒爽英姿的形象,也成为了灵武市街头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和流动的安全屏障,赢得了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的广泛认可与好评。
下一步,灵武市公安局交管大队将继续深化铁骑勤务模式应用,优化巡逻路线和战术战法,持续保持对各类交通违法行为的高压严管态势,同时不断丰富宣传教育手段,努力营造更加安全、有序、文明、和谐的道路交通环境,为护航市民平安出行、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灵武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