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 时间:2020-05-27 来源:
2020年5月23日,星期六的清晨,早上刚刚8点,一位6岁的小姑娘,熟练的推开了兴庆区公安分局“扫黑办”的大门。看见值班室里正装备勤的民警卫英,小姑娘露出了熟悉的笑容,摆摆手打了个招呼,便乘电梯上了楼。
眼前的小女孩,正是“扫黑办”侦查员龚刚的女儿。“爸爸,妈妈今天早晨单位有事,不能陪我,就把我送过来了。”看见二楼办公室,正在和同事分析案情的龚刚,女孩委屈的说。
看见女儿的龚刚,严厉的眼神立即变得温柔起来:“宝贝,爸爸一会儿有任务要出去,你自己在办公室里写作业,等爸爸回来了带你吃午饭。”
简单叮嘱了几句,龚刚便匆匆离开,带领小组侦查员开始了当天的抓捕工作。
谈起龚刚,单位领导、同事是这样形容的“他话不多,却很有分量。”案件分析、接待群众、制作笔录……,工作中的龚刚,话语中透着不容置疑的坚定,严肃时会让你觉得周围的空气瞬间下降了几度,笑起来却又格外地灿烂。
作为分局“扫黑办”案件侦办组的“骨干”,从“3.15”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案,到“1.29”涉恶犯罪集团案,再到闫某某犯罪团伙案等案件侦破过程中,都有着他的辛勤付出;线索摸排、蹲守抓捕、看守所提审……,都少不了他坚实的身影。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进入攻坚阶段,线索核查、案件攻坚、综合整治......,“五加二”、“白加黑”对侦查员来说已是家常便饭,加班加点更是习以为常。
正是如此,只要自己不是很忙的时候,龚刚就会把女儿接到单位来。用女儿的话说,已经记不起从什么时候开始,自己的爸爸就没有周末和节假日了。每一次和爸爸在一起的时间,几乎都是在单位。
上午十一点,龚刚带着刚刚抓获的犯罪嫌疑人一头扎进了办案区,开始了审讯工作。全情投入的他,显然已经忘记了女儿还在等自己。
下午13时30分,龚刚接到了同事李慧打来的电话:“龚哥,我刚来找你,想请教个问题,看你不在,孩子在,正好我这会儿不忙,我就带孩子去吃个饭。”直到这时候,龚刚才想起了楼上的女儿。
李慧是分局“扫黑办”线索核查组的一员。2018年27岁的他,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毕业,加入了兴庆公安这个大家庭,成为了中山南街派出所的一名治安警。
凭着扎实的公安业务和法律基本功,加上一年多基层的历练,让李慧不仅熟悉了各项业务工作,还让他从一名实习生渐渐蜕变成了,能够独当一面的“办案能手”。
2019年5月,凭着在所里“扫黑组”的出色表现,李慧顺理成章成为了分局“扫黑办”线索核查组的一份子。认真、努力是李慧的代名词。在“扫黑办”的日子,仅经李慧之手核结的线索,就有60余条。
刚刚吃完饭的李慧,带着龚刚的女儿,一走进“扫黑办”大门,就看到了之前一条线索的举报人马女士在等自己。原来,马女士今天是特意来感谢李慧的。事情,还要从2020年4月20日说起,当时李慧接到线索,马女士举报刘某诈骗。
李慧根据马女士所提供的线索,展开核查,由于案发时间在2018年,时间跨度大难以取证,且马女士所举报的刘某,给马女士提供的身份信息都是假的,给案件核查带来很大难度。
但是,李慧并没有因此而放弃,他和同事经过近一个月的核查,终于查清了刘某的身份信息和实施诈骗的违法犯罪行为,并一举将刘某抓获移交辖区派出所作进一步处理。
对于李慧来说,最开心的是群众对他工作的认可:“我记得有一位群众在回访时对我说,就是因为现在政策好了,才敢举报,并对我们的工作表示满意。我听到后真的很开心,再多的辛苦也都值了!”
走出“扫黑办”的时候,已经是下午15时,周末的“扫黑办”,依然人头攒动,侦查员们也还在继续的忙碌着。
在兴庆区公安分局“扫黑办”,像龚刚、李慧一样的侦查员还有很多,当有些线索不明朗时,他们需要用十二分的思考去梳理;当有些证人不配合时,他们需要足够的耐心和真情去说服;当有的嫌疑人异常狡猾时,他们又需要不顾安危和犯罪分子斗智斗勇。
如果,将犯罪比喻成漆黑的夜晚,
那他们照亮夜路就是一盏前行的明灯,
他们坚信正义总会战胜邪恶,
因为他们是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