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兴庆分局 时间:2020-06-18 来源:兴庆区公安分局
他踏实勤奋,从警八年,一直奋战在打击刑事犯罪第一线;他话语不多,办理案件,总是力争把每一个环节做到最好;他善于学习,侦查办案,样样都能拿得出手;......他,就是兴庆区公安分局刑侦大队银古责任中队教导员邓瀚。
2012年,邓瀚从西南民族大学法学系毕业,带着对公安工作的无限憧憬,顺利通过公务员统一招考,步入了警营。不过,在邓瀚的记忆里,真正遇到挑战,是2016年,自己来到兴庆区公安分局经侦大队的日子。
“经济类案件,时间跨度长、关系复杂、专业性强,有的案件要取上百份材料,刚刚接手的时候,真的不知道如何下手!”邓瀚笑着说。
好在,平时话不多的邓瀚,有着一股子“倔”劲。他暗下决心,迎头赶上:“白天,看见哪个老民警出去办案子,我都跟上,仔细听、认真学;晚上,结合办案的问题,我再把自己上学时的专业书拿出来,‘恶补’经济和法律知识。”现场勘查、调查取证、突击审讯......,有着4年基层公安工作经验的邓瀚,很快就成了队上的侦查“多面手”。
2018年,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进入攻坚阶段。作为队上的业务“骨干”,邓瀚不出意外的被抽调到了分局“扫黑办”,担负起了“3.15”专案的侦办工作。
2018年3月初,兴庆区公安分局刑侦大队侦查员在对兴庆区大新镇发生的一起妨害公务、聚众扰序案的侦办中,一个以原大新村党支部书记纳某某、村长王某为首,依托家族势力、利用公职身份,纠集个别村队长、村民,侵蚀农村基层政权的涉黑犯罪团伙和他们劣迹斑斑的罪行一起逐渐浮出水面。经过邓瀚和侦查员们的缜密侦查、重拳出击,该案37名嫌疑人相继落网。
但是,案件并不会因嫌疑人的到案而结束,摆在专案组面前最大的难题就是审讯。为了在最短的时间内,攻破犯罪嫌疑人的心理防线,固定证据,掌握该团伙组织架构、犯罪事实。“多面手”邓瀚,又和侦查员们一道,投入到案件证据的收集和审讯工作中。
在接下来一个多月的时间里,邓瀚和同事先后多次前往银川市看守所,对羁押于此的该团伙首要分子进行突审,他们加班加点,梳理案件线索和犯罪嫌疑人前期讯问笔录,找疑点、查缺漏,扎实固定了37名犯罪嫌疑人的犯罪证据,逐渐掌握了该团伙的骨干成员、组织架构,及每个人的犯罪事实,为专案的进一步深入打击铺平了道路。
工作中的“多面手”邓瀚,谈起家庭,话语间却夹杂着些许歉意。在“扫黑办”工作的日子里,“5+2”、白加黑已是家常便饭,很少有时间回家。“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最忙的时候,正好赶上妻子怀孕,作为丈夫的我,从来没有陪妻子做过一次产检,更别提照顾妻子了。对于妻子,我真的是很抱歉。”说到这里,邓瀚红了眼眶。
作为一名长期扎根基层的刑警,邓瀚用一颗赤子之心、始终保持昂扬的斗志打击犯罪,他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人民公安为人民”的铮铮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