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 时间:2020-12-02 来源:
在兴庆区公安分局
有这样一位年轻的侦查员
他刚参加工作没2个月
就被抽调至“扫黑办”
线索核查、专案侦办,样样冲锋在前
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
逐渐成长起来
今天,“扫黑先锋”带您走进
这位“90”后侦查员——薛冉
【人物小记】
薛冉,兴庆区公安分局新华街派出所社区民警,分局“扫黑办”侦查员。他入警不到2年,就已经成为了线索核查工作的骨干;虽说,追击、抓捕犯罪嫌疑人的大场面,经历的还不多,但他爱钻、善问的性格,细致、耐心的线索梳理工作,为专案的侦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18年4月,毕业于西南民族大学日语系的薛冉,考入兴庆区公安分局,成为了新华街派出所的一名社区民警。“我的理想是成为一名警察,但真没想到有一天能够梦想成真。”薛冉总说,自己能成为一名警察,真的既是一种幸运,也是一份责任。
谈起自己如今的工作,薛冉是这样形容的,“我是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逐渐成长起来的,很多业务不熟悉、工作不到位的地方,都是在‘扫黑办’领导、同事的指导和帮助下慢慢提升起来的!”。2018年11月,刚工作了3个月的薛冉,被抽调至分局“扫黑办”,成为线索核查组的一员。
和所有非“科班”出身的年轻民警一样,刚毕业的的薛冉面对线索核查一时间有些手足无措,但是他没有因此而放弃,反而一步一个脚印的开始了求学和攻坚之路。
他白天梳理线索,走访、核实举报情节,晚上找来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相关的法律书籍对着白天梳理的问题,一条一条过、一个一个总结、一点一点积累,再不行就请教老民警,凭着踏实、爱钻的精神,硬是用了半年多的时间,吃透了相关法律、法规,迅速成为了线索核查组的骨干。
在薛冉的眼里,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就是实实在在维护群众的切身利益,特别是线索核查。虽说很多线索是个案,但其中隐藏着许多群众的疾苦、掩盖着许多群众利益受损的案件,必须认真对待,这也是回应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期盼。
2020年3月,薛冉接到一条线索。在银川做生意的刘某举报称,自己在2016年时曾经被人非法拘禁。接到线索后,薛冉和同事立即展开核查。原来,刘某与曾经的合作伙伴张某因债务纠纷发生矛盾。有一次在张某等人上门要钱无果后,张某将刘某带至兴庆区武警医院附近一招待所内,将其控制,逼迫其还钱,随后在张某的逼迫下,刘某给张某打完欠条后,张某将刘某放回了家。由于害怕打击报复,刘某并没有报案。
由于事情已经时隔4年了,当时很多证人都已经搬走了,给案件情节的核实带来了很大困难。但薛冉没有因此而放弃,在接下来的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他找到了当时5名证人,核实清楚了张某等人非法拘禁刘某的犯罪事实,并将张某刑事拘留。
谈起家人,薛冉话语间却充满了愧疚:“每一条线索都要当一起案件来办,仅今年一年,我就核查了40多条线索,‘白加黑’、‘5+2’已是家常便饭,与妻子聚少离多不说,就连孩子体检、打预防针我都不能带着去,但好在妻子很理解我,也很支持我,这一直是我前进的动力。”
对薛冉来说,身上的警服代表着责任,选择从警,就要无愧于头顶上的警徽,无愧于入警时的铮铮誓言。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自己对这份工作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