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 时间:2022-03-09 来源:兴庆分局
执勤服、蓝色公文包、厚厚记了一半的笔记本......
2022年3月2日上午8时30分,银川市公安局兴庆区分局大新镇派出所新水桥“石榴籽”警务室,社区民警袁芳像往常一样约上“凤城义警”队员,准备去辖区入户走访。
脚还没迈出大门,就见新水桥村村民徐师傅迎面走来:“袁警官,我们这个社区拆迁户多,许多居民一家三四套房子,出租房屋不正规,容易引起纠纷,我们应该如何规避这些问题?你帮我们看看租赁合同应该怎么签订才合理合法,行不行?”听到群众的求助,袁芳回到屋里,让徐师傅坐下,端上一杯热水,给他讲起了《民法典》中关于房屋租赁合同的相关规定,以及应当向公安机关依法报备的相关信息。
随后,袁芳与新水桥“石榴籽”警务室聘请的律师联系,为徐师傅起草了一份合法正规的《房屋租赁合同》。不一会儿,徐师傅拿到了房屋租赁合同,他高兴地说:“现在是法治社会,房屋租赁合同订的合法正规,遇到纠纷才能依法解决,咱们往出租房,心里也踏实,非常感谢社区民警对我们的帮助!”
“袁警官,我们楼上的邻居家噪音太大,吵得我们老两口睡不好,吵架解决不了问题,打架违反法律,你能不能帮帮忙,劝说一下?”上午10点,巡逻到新安社区的袁芳和义警队员被老住户马阿姨拉住“诉苦”。问清事由后,袁芳约上农村警务专干和义警队员一同到马阿姨邻居家进行走访,她向马阿姨的邻居解释了《民法典》相关规定,农村警务专干和义警队员从构建和谐邻里关系、与人与己互利互益等层面对马阿姨和邻居劝说调解,最终双方握手言和,噪音扰民的矛盾妥善解决。
新水桥“石榴籽”警务室位于大新镇新安社区,属城乡结合部,出租房屋多、流动人口多、矛盾纠纷易发。针对这一特点,袁芳突出法治社区建设,探索矛盾纠纷化解的“一题多解”模式,一方面,总结“背对背”+“面对面”调解机制,在矛盾双方不见面,冷处理的情况下,分别给双方讲法律、谈情理、说和谐,了解矛盾症结所在,掌握主要矛盾点和当事人的深层次想法,分别做化解工作,再让双方坐到一起互相交流,一致解决问题;另一方面,创新“六方联调”模式,即由派出所、法庭、司法所、综治办、信访办、律师群众代表针对具体的矛盾纠纷选择合适的调解人进行调解,说理释法明确,调解既有温度又有力度,做到合法、合情、合理,让纠纷双方心服口服。同时,以“石榴籽”警务室为阵地,积极开展法治宣传,引导辖区各族群众遇事找法,成事依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聘请执业律师、公证员为社区群众开展义务法律咨询,让群众在遇到事情时,知道通过哪些途径来化解纠纷,而不是靠一时意气来解决,为平安社区、法治社区创建实现“一题多解”、厚植文化根基。
从马阿姨家出来,袁芳下意识看了看表,时间来到了中午12时,回所里“扒拉”了几口米饭,她又快步赶往就近的党群活动中心,看会场布置的怎么样了,,她还要给新水桥村的村民们开展电信网络诈骗防范讲座、宣传优良乡规民约,乡邻小巷间,留下了她匆匆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