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动态>基层警讯>兴庆分局

二十大时光 | 记兴庆公安三名“硬核”老民警的战“疫”故事

发布者:兴庆分局 时间:2022-11-07 来源:兴庆分局

曾几何时,他们也是热血男儿,朝气蓬勃,将青春年华奉献给公安事业;回首现在,他们依旧热血,意气风发,壮志满满。凭借对公安事业的忠诚和热爱,在兴庆区公安分局战“疫”的队伍里,有这样三位“60后”民警,他们虽已满头华发,却用坚韧、坚守诠释 党员担当,以“疲劳打不垮”的刚毅,筑起疫情防控的坚实防线,他们就是奋战在这场“战“疫””里的老民警、老党员、老同志---孙永才、曹大海、杨树军。

  

他是凛冽寒风中的逆行者

  

  

他是新华街派出所的53岁民警孙永才,是一名有着25年党龄的老共产党员。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后,所里考虑到他年龄大,想把他安排在任务轻一点的岗位,他却中气十足地说:“我虽然年纪大,但我是党员,组织放心,没问题!”,为了阻断疫情传播的风险,孙永才带领所内有限的警力,顶着巨大的压力,组织民兵、志愿者进驻疫情防控卡点内,积极配合社区工作人员做好人员管控工作,24小时坚守岗位,吃在封控区内,住在帐篷里,履行值守民警职责,保证居民足不出户,协调封控区域内各种问题,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确保封控区域内各项疫情防控工作的顺利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不出问题。这一连轴值守就是二十五天,从未换岗,也没叫过一声苦一声累,凭着一名老共产党员的坚定党性,把共产党人的担当精神挺成了一面旗帜!

  

  

孙永才值守的封控小区内居住的多数为老年人,急需购买药品问题也突显出来,群众抵触情绪大、不易沟通、不配合,孙永才凭借着多年的社区民警工作经验,一边耐心讲解疫情防控政策、安抚群众急躁情绪,一边联系社区工作人员解决了群众疾病救治购药难题,第一时间将药品送到群众家中,最终获得了群众的理解,以实际行动诠释着一名老民警、老党员的奉献和担当。10月12日,孙永才也在“战“疫”中”喜当外公,家中再添新的成员。原来是女儿怀孕分娩产子,他也只能在休息间隙和家人们通过视频聊天匆忙看上几眼外孙后,表达着互相的牵挂和关心,又回到了岗位上继续工作……

  

他是社区群众心中的警察亲人

  

  

他是新华街派出所的社区民警曹大海,从警24年,党龄13年,曹大海主动请缨进驻寺南小区,争当抗疫“守门人”逆行向上,仍和年轻战友一起并肩冲锋在“疫线”。“请大家戴好口罩,有序排队间隔一米,提前把健康码准备好,方便检测。”在核酸采样点,维持秩序的曹大海嗓音已经有些沙哑,他耐心地劝导群众,遇到不配合的群众他依旧耐心解释。由于寺南小区居民多、工作量大,曹大海克服人员少、任务重等困难,昼夜坚守。核酸检测采样安保、小区巡逻执勤,哪里需要就往哪走,曹大海从未推脱过。寺南小区住户大多都是独居老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曹大海每日巡逻先挨家挨户询问需要物资情况,针对特殊群体开辟绿色通道,将生活物资优先送到他们家中,切实保障生活所需,将“疫线”温暖送到困难群众心里。在封控点连续工作一个月之久的曹大海不管疫情防控工作如何繁重,他都依然坚守岗位。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把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

  

  

他是辖区安全的坚定守护者

  

解放西街派出所海宝社区民警杨树军是解放西街派出所资历最老的民警。在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老公安的担当本色。老杨同志患有高血压,考虑到疫情工作的艰辛,所里特意为他指派了得力的辅警辅助他的工作,哪成想他干得更加起劲儿,每天走不完的路、操不完的心。

  

  

这些天来,老杨把单位当家,工作连轴转,所里关心他的身体状况,他说“老了老了,干不动了”。可是嘴上这样说,但身体却很“诚实”。在封控小区里、在街道巷口前、在沿街商铺宾馆中,我们都能看到他那熟悉的背影……
  

  

  

  

前几日他在工作中因为劳累身体感觉不适,领导让他在宿舍先休息,可他哪能闲得住,还是坚持出现在了疫情防控卡点上。他说道“安排了工作就得上,警力这么紧张,我怎么好意思拖大家的后腿。”朴实无华的一句话,展露出他对工作职责的担当精神。

  

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无论白天夜晚、披星戴月,以孙永才、曹大海、杨树军为先锋的这些老民警、老党员们,面对疫情,不畏惧、不退缩、向前冲, 坚守岗位,认真履职,牢牢守住了疫情防控的第一线,用实际行动筑牢百姓安全的壁垒,全心全意诠释了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做新时代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添砖加瓦,贡献自己的力量,为新时代公安谱写新的篇章。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