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永宁县公安局 时间:2024-09-19 来源:永宁县公安局
为切实做好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闽宁派出所紧紧围绕“排查要仔细、数据要见底、隐患要清零”目标要求,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和工作优势,聚焦三个重点环节,积极探索实践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工作新路径,全力营造安全有序社会环境。
一、聚焦“排查环”,着力掌握情况底数。一是深入摸底排查。按照“三见面”工作要求,由社区民辅警深入出租房屋、小场所、厂企宿舍等流动人口落脚点进行地毯式、围剿式摸排,逐一敲门、逐一见面,详细登记采集信息,并及时将摸排的流动人口基本情况录入管理系统,真正建立起一套底数清、情况明的动态流动人口台账。二是加强场所巡查。反复对网吧、“九小”场所以及农村等流动人员较为集中的地方进行排查,重点查找核实漏登漏采人员,及时录入变更信息,同时,强化对旅馆业的管控力度,督促旅馆业主、工作人员做好日常实名申报登记工作,有效避免流动人口漏登现象。已检查网吧、宾馆等场所126家次。三是突出定点清查。认真梳理高发案村组、人员密集场所、公共复杂场所和流动人口聚居地,结合流动人口工作、生活特点,研究制定出租房屋和流动人口集中清查方案,通过不定期、不定时排查重点部位、重点房屋,进一步摸清、扫除区域内不放心的人、有隐患的物、影响治安秩序的事,最大限度“防风险、除隐患、降发案、保平安”。
二、聚焦“管理环”,着力细化分类管控。一是紧盯重点房屋。将无业人员租住、旅馆式租住、多人群租以及地处偏僻等重点出租房屋作为重中之重,逐一与出租房业主签订责任状,督促落实“谁出租,谁负责”要求,同时,通过采取不定期入户走访、不定时线上抽访、信息员盯控等方式,进一步督促房主履行流动人口登记、出租房屋安全检查、承租人身份证明登记等职责,强力扭转出租房屋户主“只租不管”、对流动人口管理听之任之现状。二是细化分类管控。将流动人口中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及前科劣迹人员等列为重点管控对象,定期见面、跟踪管控、掌握动态。将极易从事违法犯罪活动的人员列为注意对象,不定期开展外围走访、系统研判,做到信息及时更新。将外来固定经商、就业等人员列为一般了解对象,及时了解思想动态、行动轨迹,切实防止因漏管失控滋事肇祸或实施极端行为。三是深化隐患整改。紧密结合集中“清查”行动,着力加强出租房消防安全隐患排查,对出租房屋普遍存在的电线私搭乱接、物品杂乱堆放、电动车室内充电,卧房和厨房合一、工厂和住房合一等安全隐患当场提出整改意见,并责令限期整改到位。已发现整改各类安全隐患10余处。
三、聚焦“宣传环”,着力营造和谐氛围。一是加强法制宣传。在住宅区、企业、工地等人员密集场所通过摆放展板、悬挂横幅、悬挂警民联系卡等多种方式,大力开展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宣传教育,不断提高用工单位、雇主、房屋出租人的法制观念,并促进外来务工人员到派出所办理暂住证,主动配合治安管理,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二是加强管理培训。主动深入流动人口聚集重点区域,有针对性的在流动人口中物建治安积极分子,及时发现反馈违法犯罪线索,同时,充分发挥人熟、情况熟的优势,协助派出所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全面排查涉及外来人员因劳资问题等引发的矛盾纠纷,化解流动人口之间、流动人口与企业之间的矛盾纠纷,着力营造和谐氛围。三是主动跟进服务。推出办证服务便民利民措施,实行365×24小时办证服务,最大限度为外来流动人口提供方便。同时,积极掌握流动人口中失业人员、残疾人、独居老人、高龄老人等困难人群的动态信息,并积极联同相关职能部门开展帮扶解困等工作,真正解决外来人员实际需求。截至目前,已帮助有困难群众办证20余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