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 时间:2022-10-07 来源:银川市公安局
十年沧桑巨变,十年奋楫笃行。十年来,银川公安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在区市党委和部厅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忠诚使命、踔厉奋发,坚决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新时代使命任务。党的二十大前夕,银川公安推出“护航二十大 践行总要求”主题宣传,系列式展现银川公安十年以来的突出业绩和亮点成效,充分彰显人民警察维护社会安定、保障人民安宁的生动实践。今天推出“银川公安这十年”系列报道第六期:《纾困解难让平安品质服务民生更有“温度”》。
秋高气爽,塞上江南,天高云淡,硕果飘香。
银川市公安机关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遵循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在区市党委政府和部厅党委的坚强领导下,砥砺十年,踔厉奋发,深度践行“严细深实勤俭廉+快”工作作风,坚持人民至上,紧盯群众所盼,跟进民生发展,提升平安品质,全面助推高质量经济发展、高效能民生服务和高品质民族团结,用实实在在的平安成果为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保驾护航。
换位思考把群众的事当做自己的事
中秋节前夕,打算开车回甘肃老家的李先生突然大半夜来到银川市车管所。原来,他本打算回老家过节,但在上高速公路的时候突然发现自己的驾驶证过期了,于是连忙调转车头来到车管所看是否可以办理驾驶证期满换证手续。在寂静的业务大厅里,体检、拍照、受理、缴费、制证,敲击键盘的嗒嗒声格外悦耳。几分钟后,李先生就拿到了新的驾驶证,他由衷地向民警表示感谢。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这样为民服务暖心的小事在这里每天都在上演,事情虽小,真情犹在。近年来,银川公安深化“放管服”改革,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和“爱民拥警”主题活动,落实“365天×24小时”全天候公安政务服务,构建通办窗口、网上大厅、指尖警务、邮寄代办、无人警局“五位一体”服务新模式,推动便民惠企两个“30项措施”,278项事项“零跑腿”,307事项“一网办”,居民身份证、出入境等业务办理时限压缩60%以上,非工作日、节假日和8小时以外办理16万多件各类事项,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与此同时,银川公安持续开展“好好说话、规范执法”活动和“教科书式执法”全警实践活动,组织“110接处警大回访”,订单式推送不满意警情整改,群众满意度高达99.09%,执法质量考评全区第一。将心比心,换位思考把群众当成自家人,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把群众的事办好了,一声真挚的 “谢谢”,让警民的心更加靠近、相连相依。
让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可视可感可触摸
“感谢警察同志帮我们追回重要文件,不然这次我们损失可就大了。”今年9月初,银川市iBi育成中心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先生将一面锦旗送到了银川市公安局知侦支队。原来几天前,刘先生公司员工张某在不知情的前提下,通过微信将公司的质量手册、程序文件、操作规程等涉及公司商业机密的文件发送给公司的前任员工白某,极可能造成机密泄露。接到求助后,民警立即处理,很快就帮助刘先生追回文件,避免由泄密造成的严重损失,为企业解决燃眉之急。
让平安理念深深烙印在银川人的心里
“你们不愧是党培养的好警官,人民的好公仆,我对你们认真办事的好作风深表感谢!”今年6月,年逾80岁的路大爷来到银川市公安局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办公室,握着民警的手感谢说道。原来,路大爷曾向民警反映过自己因购买养老产品被骗的经历。之后没过一周,路大爷被骗的钱失而复得,这让他惊喜不已。这个真实案例是银川公安爱民为民的生动实践。
老百姓痛恨什么、厌恶什么,公安机关就打击什么、铲除什么。银川公安从群众“最恨最怨最烦”的线索查起、案件办起,紧盯群众最痛恨的养老诈骗,健全完善“一案一专班”责任制,全要素、全手段开展侦查,确保打击治理和追赃挽损同向发力。截至目前,全市刑侦部门共立案24起,破案24起,挽损70余万元,涉案金额共计4000余万元,只为守护最美“夕阳红”。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银川市公安机关还成立全国首家市级实体化“反诈联合实验室”,打造运行高效的一体化作战平台,持续“破小案”“断两卡”“打帮信”,让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变得可视、可感、可触摸;不断压紧压实市县两级联席办成员单位责任,推出西北首个“警银保”警企协作反电信网络诈骗责任保险,推动构建“全警反诈、全社会反诈”新格局。截至目前,电诈案件同比下降34.8%,破案同比上升14.19%,群众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显著增强,平安已成为银川最靓丽的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