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 时间:2023-12-29 来源:银川市公安局
近日,央视新闻“时政微观察”| 大道之间,实干为要中报道宁夏银川“停车难”问题。
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银川公安坚持人民至上,从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入手,将“停车难”作为主题教育检视问题整改内容和为民办实事重点任务,坚持综合施策、精准治理,有效缓解群众停车难题。银川市2023年新增停车泊位13286个,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265.72%。“停车难”问题整治案例被“新华社”“共产党员”微信、“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等平台刊发。
强化部门联动 上下贯通拧紧责任链条
召开全市停车难百日攻坚行动专题会议,成立缓解“停车难”问题领导小组,审议印发《银川市公安局缓解“停车难”问题工作方案》,制定五方面12项具体举措,以交警分局为牵头单位,“三区公安分局”和开发区分局为责任单位,明确任务、细化举措、倒排工期、压茬推进。同时建立部门上下联动机制,充分发挥“停车难”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能,联合市发改委、自然资源局、国资委、住建局、市政管理局、综合执法局、教育局、商务局及三区政府等部门,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在城市停车设施基础信息普查、交通影响评价、规范执法检查、城市停车场建设用地保障、停车资源共享、停车价格杠杆调节等方面形成信息互通共享、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共同推动解决停车难问题。
多措并举推动 综合施策推进问题治理
扎实开展“停车难百日攻坚行动”,推动大排查大整治走深走实。多点位摸清底数。制发停车场泊位普查工作方案,对银川市三区的停车场泊位基本情况进行摸底排查,做到应查、尽查、见细、见效,分析研判“社会公用性停车泊位占比偏低、总量不足、缺口较大”的短板成因,针对性制定整治措施。多维度增设泊位。整合优化道路资源,一体推动公共停车场项目建设和“平改立”改造,通过设立远端大中型停车场、优化商圈周边道路交通组织、增设路内限时免费停车泊位,释放企事业单位停车资源等举措,不断拓展停车区域,最大限度缓解群众停车难问题。多渠道动态挖潜。最大限度挖潜临时停车资源,在西线旅游景点利用景区周边党政机关内部停车场、空地、乡村道路、镇北堡镇街道等地增设临时停车泊位15000余个;在东线旅游景区利用黄沙古渡、天山海世界、黄河外滩周边空地增加1000个临时泊位;在会展中心、凤凰幻城、览山公园、文化园等利用周边道路、附近小区及部分单位停车资源增加停车空间,最大可支持近10000个停车泊位。多方位综合治理。下发《关于集中清理整治废弃汽车(“僵尸车”)的通告》,全面排查老旧小区附近机动车道内停车泊位,清理因泊位设置不合理影响群众出行、交通安全的问题,清除道路交通安全隐患和“僵尸”车辆,盘活停车资源。目前排查治理各类“僵尸”车辆375辆。
数智科技驱动 资源汇聚赋能精准治理
强力实施数字化转型战略,深入推进数据融合、资源整合,不断提升停车难治理现代化水平。科技赋能优化智慧停车。持续推广应用静态交通管理系统,通过安装智能设备或升级改造等方式,将停车数据采集接入平台系统,进一步提升静态交通管理系统覆盖率、使用率。目前全市已有900余处停车场15.8万个停车泊位接入该平台。整合资源提升停车质效。加快应用大数据、物联网、第五代移动通信(5G)、“互联网+”等新技术新模式,完善移动终端智能化停车服务,加强诱导提示,实现信息查询、车位预约、泊位诱导、电子支付等功能集成,推动停车资源共享和供需快速匹配;积极探索“全市统建一套智慧泊车平台”,力争实现全市停车资源统一调度、资源共享及大数据分析研判等工作。综合执法净化停车环境。联合市政管理、综合执法及三区政府等相关部门统筹开展“乱施划”“乱停车”“乱收费”等群众反映强烈问题整治,目前各部门联合查处停车场共986处,对存在问题的停车场下发限期整改通知书135份,现场督导整改停车场272处,督导178处停车场施划泊位27854个、更换标牌27个、拆除不合格标牌3个、重新施划残疾人泊位105个,取缔经营性停车场9处泊位362个,整治停车场擅自安装地桩、地锁13处40个,治理停车场环境卫生230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