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动态>警务要闻

青蓝同行 警色传承丨周鹏&李帅:师徒解码规范执法群众“心”法

发布者:银川市公安局 时间:2025-07-09 来源:银川市公安局

编者按

警营传承路,青蓝共奋进。当青春警色邂逅榜样力量,一场“找差距、学经验、共成长”的跟班之旅正式开启。近日,银川市公安局聚焦“青蓝同行 警色传承”活动,记录青年民警与先进典型并肩作战的点滴,听青年民警查摆短板、求经问策,看“前浪”倾囊相授、赋能成长,共同见证警营传承里的奋进闪光 。今天让我们走进周鹏和李帅这对师徒的跟班故事。

警师:周鹏

金凤区公安分局满城北街派出所副所长(左一)

警徒:李帅

西夏区公安分局镇北堡派出所辅警(左二)

在西夏区公安分局工作了多年,这是我第一次把工作地点“搬”到了金凤区。

01

【青蓝日志】

金凤区公安分局满城北街派出所副所长周鹏,是我这次跟班学习的师父。他经验丰富,在警营摸爬滚打多年,练就了一身过硬本领,是我心中想要成为的警察模样——因为,同样繁琐的派出所事务,能在他的手里梳理成清晰的档案集。

接警时,周所的专注超乎我想象。电话那头,报警人因着急而语无伦次,周所眼睛紧盯记录本,笔尖快速工整地做着记录,还不时追问关键信息,像“具体在哪个位置”“身上有没有明显的特征”......挂断电话,我看着记录本上密密麻麻的字迹,这才明白,原来接警不只是接个电话那么简单,每一个信息都可能成为后续破案的关键线索。

挂断电话后,我看着记录本上密密麻麻、工整有序的字迹,内心深受触动——接警不只是接个电话那么简单,每一个信息都可能成为后续破案的关键线索。周所告诉我:“每一个从报警人嘴里说出的信息,都像是一颗颗散落的珠子,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将它们精准地串起来。”

出警前,周所带着我们检查装备,大到警棍、手铐,小到对讲机、手电筒,逐一仔细查看,确保正常使用。他会根据报警内容给我们分配任务——谁负责控制现场、谁负责询问情况、谁负责收集信息,全部安排得明明白白。看着周所熟练而又自信地分配任务,我意识到,出警前的准备工作就像是一场战役前的战略部署,只有做到充分、细致、有序,才能在面对突发情况时,迅速有效地做出反应。是呀,警务工作必须注重严谨性和规范性,只有将每一个细微之处都做到位,才能真正履行好警察的职责。

到了现场,情况比我们想象中复杂得多。两家人聚在一起,吵得不可开交。周所观察片刻后大步上前,大声喊道:“大家先别吵,听我说几句!”他的声音瞬间镇住场面。紧接着,他按程序让双方当事人和目击者分别陈述,问题一个接一个,不放过任何细节,像拼拼图一般将事情来龙去脉拼凑完整。

看着周所从容不迫地处理现场情况,我由衷地感到敬佩。作为一名警察,一定要有冷静的头脑、敏锐的观察力和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才能在面对各种突发情况时,游刃有余地解决问题。

02

【典型说】

处理纠纷时,周所“先共情、再讲理、后解法”的化解矛盾纠纷三步法,打开了我对群众工作认知的新大门。

面对情绪激动的群众时,他总是第一时间放下身段,耐心倾听他们的诉求,用真诚的眼神和温暖的话语给予他们安慰,以“共情”让他们感受到被理解和尊重。在共情的基础上,他再运用专业的法律知识,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向群众讲明道理。他没有使用生硬的法律条文,而是结合实际情况,用详实的案例和形象的比喻,让群众明白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春风化雨,大抵如此吧。

在走访一户行动不太方便老人后,周所主动帮老人把门口的杂物清理带走了,还叮嘱老人以后有困难就找他。老人感动得直说:“这警察真好,就像自己的亲人一样。”我看到,他能敏锐捕捉到群众需求,也仿佛能够读懂群众的心思,为他们提供最贴心的帮助。

“用心去感受群众的喜怒哀乐,在家长里短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用耐心和智慧搭建起信任的桥梁。就像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理论依据那样,把矛盾化解在源头,让温暖留在大家心里。”周所的工作智慧,总是让我大开眼界、大有收获。

03

【找差.奋进】

跟班周鹏副所长“取经”,收获颇丰。我以前觉得警务工作就是处理“琐事”,现在才愈发认识到,这些藏在细节里的琐碎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那些规范执法的严谨遵循,那些与群众拉近距离的共情瞬间,就像搭建房屋时稳固的框架结构与温馨的内部装饰——严谨是框架,用钢筋水泥筑起安全的壁垒,让执法之“屋”经得起风雨考验;共情是装饰,用色彩与摆设营造出家的氛围,让群众在警民关系之“家”中感到温暖舒适。

我期待着,未来的日子里,周所传递给我的“工作智慧”会助我斩断一切阻碍执法公正的荆棘,伴我穿梭于社区的每一个角落,将安心与幸福传递给更多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