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银川市公安局 时间:2025-07-29 来源:银川市公安局
为深入推进“化解矛盾风险 维护社会稳定”专项行动,有效解决警力不足、矛盾纠纷诉求多元化等问题,宁夏回族自治区贺兰县公安局常信派出所深化“派出所+律师事务所+司法所”的“三所联动”机制,通过机制创新、资源整合、专业协作等模式,推动基层治理从被动应对向主动服务转型,实现了矛盾问题“三不出”的基层治理目标,有效化解了一批辖区群众反映强烈的“难题”“堵点”,以实际行动解民忧、纾民困、促和谐,为推进高水平平安辖区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高位部署,
织密矛盾化解“联动网”
强化组织领导,精心部署推进。利用派出所现有办公环境,打造“三所联动”纠纷调解室,成立由派出所所长任组长,司法所所长、法律顾问、社区民警为成员的调解工作组,明确“一事一庭”工作原则,建立“周调度、月总结”机制,确保责任到人、落实到位。
精准摸排,靶向施策。依托“网格化管理+警格联动”机制,联合乡镇、村委会干部、治保员、警务专干对辖区婚恋家庭、邻里关系、劳资债务等矛盾纠纷开展“拉网式”排查,分类建立台账并动态更新。
健全摸排调解机制,实现闭环管理。始终坚持“预防为主、调解为先”理念,联合律师事务所、司法所召开联席会议,明确分工、细化流程——派出所负责摸排矛盾线索、搭建调解平台;律师提供法律咨询和诉讼引导;司法所统筹人民调解力量——形成“排查、研判、调解、回访”闭环。通过“三所”信息共享、职能互补,将传统调解的单打独斗升级为多元协同的“联合诊疗”,推动矛盾纠纷化解从“末端处置”向“前端预防”转变。
精准施策,
啃下纠纷化解“硬骨头”
化解医患纠纷,促进权益平衡。患者家属李某华因妻子术后并发医疗损害事件向医院提出赔偿诉求,双方对赔付金额存在较大分歧,引发激烈争执。李某华曾发表过激言论,存在矛盾进一步激化的风险。派出所接警后,立即开展矛盾纠纷调处,及时向属地乡镇推送矛盾纠纷提示函。初次调解无果后,立即启动“三所联动”机制,联合律师事务所、司法所积极开展化解工作,并给予当事人法律援助服务,引导其从法律渠道解决争端。经过多次调解,医院同意赔偿李某华医疗及护理费若干万元,并于10个工作日内一次性赔付到位,矛盾纠纷得到依法妥善解决。
护航企业发展,实现双赢格局。“派出所的调解工作兼顾法治原则与企业实际,既化解了矛盾冲突,又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真切体现了优化营商环境的执法担当。”拿到赔偿款的贾某由衷地感叹道。李某章、李某江与贾某系某工程发包与承包关系,因贾某未足额收到工程款,便采取阻碍施工的方式主张权益,导致双方矛盾激化。派出所立即启动“三所联动”机制,并采取“三步工作法”:固定证据链条,厘清责任归属,实施分层调解。在严肃指出贾某行为违法的同时,充分引导企业认识到合同违约的法律后果,最终促使双方达成阶梯式清偿协议。
温情化解家事,守护万家安宁。石某林与石某明系亲兄弟,二人因父亲赡养责任及方式发生争执。民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确认赡养义务、以亲情伦理调和矛盾均未果。为避免矛盾再次升级,派出所立即启动“三所联动”机制,经三方多次调解,兄弟二人达成协议:按月轮流赡养,生活费均摊,大额医疗费按比例分担。社区民警监督并定期回访。目前,协议平稳执行,矛盾有效化解,家庭关系逐步缓和。
成效凸显,
绘就基层治理“新图景”
矛盾化解成效突出。始终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多元联动机制为核心,构建“三所联动”机制,自相关工作开展以来,共摸排登记各类矛盾纠纷46起,化解率达100%。其中,依托“三所联动”机制化解矛盾纠纷18起,占化解矛盾纠纷总数的39%,尤其南梁台子警务区矛盾纠纷化解率实现连年上升,未发生“民转刑”“刑转命”案件。
群众满意度有效提升。始终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充分利用“三所联动”机制,结合“线上普法+线下服务”模式,开展反诈宣传、普法宣传、法律咨询等活动20余场次,覆盖辖区群众1000余人次,普法知晓率达90%以上。通过人大代表、辖区群众“进警营”,民警辅警“走访入户”等活动,填报群众满意度调查问卷100余份,满意度达99%以上;获赠锦旗、感谢信5件。
治安秩序持续向好。始终坚持“科技赋能+群防群治”多元共治,依托“三所联动”高效运转,辖区共受理治安案件44起,办结39起,办结率同比上升13.1%,盗窃、诈骗等可防性案件减少33%,案件发案率同比下降11.36%,实现命案“零发生”。组建“民警+义警+警务专干”巡防队伍,累计出动警力900余人次,巡逻300余次,重点时段见警率达100%,以实际行动奠定平安基石。
常信派出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以“三所联动”为牵引,通过科技赋能防控、多元共治调解、法治服务惠民,将辖区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风险消除在源头。同时,持续坚持“警力有限、民力无穷”,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健全“矛盾联调、问题联治、平安联创”工作体系,着力打造“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新时代基层治理样板,以法治化、精细化、协同化治理绘就基层治理平安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