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苏银分局深入贯彻落实上级安排部署要求,以打造主动实战型巡防体系为重点,优化细化巡逻防控机制,织密全时空、立体化巡防网络,社会面巡防见警率、管事率以及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不断提升,可防性案件进一步压降,营造了安全稳定的社会治安环境。
统筹部署实施,打好巡逻防控“主动仗”
结合辖区实际,细化研究部署,从警力配置、运作模式、勤务延伸等方面深化巡防勤务模式,坚持“全域覆盖、精准防控、联勤联动”,以“急需+实用”为导向,健全应急指挥机制,做实做细快反预案,切实提升街面应急响应和反应速度;针对可能出现的各类突发情况,加强战法研究,常态化组织实战演练,从指挥体系、团队协作、最小作战单元等方面进行细化,确保遇到突发事件能快速出击、果断处置。
深化勤务模式,实现处置调度“加速度”
围绕警力跟着警情走、警车围着人流转,聚焦警情特点、时段特征,及时发布预警提示,提前制定巡防措施,针对性做好风险防范;坚持做好“日分析、周例会、月总结”,对可防性发案进行复盘,及时调整巡防力量及巡防部位、路线、时段,通过靶向施策,精准防控,科学指导巡防警力投入,实现巡防工作由“盲目型”向“精准型”转变;最大限度投入巡防警力,以步巡、车巡等方式组织网格化巡逻,重点强化繁华街区、广场、学校等重点部位巡逻防控,确保全天候看到“警车在动、警力在巡、警灯在闪”。
突出显性用警,筑牢社会稳定“安全网”
围绕辖区重点部位、重点目标、重点区域开展不间断动态巡防,对周边商业分布、人员密度、治安情况等进行综合分析,梳理重点单位、要害部位、案件多发和治安复杂区域等“必巡点”,提升街面见警率、巡防覆盖面;围绕党政机关、学校医院、银行等重点单位和交通枢纽、繁华商圈、广场等人员密集场所,落实定点巡逻力量,扎实开展巡逻值守,屯警街面、动中备勤;加大夜间巡防力度,以酒吧、KTV、夜市、网吧等夜间营业时间较长的场所为重点,科学组织夜巡警力开展巡逻防控,最大限度挤压违法犯罪空间。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