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on 当前位置:长者版 > 基层警讯 返回首页

新警“满岁”纪丨陈一祎:成为“问题粉碎机”的365天

来源:  西夏分局
发布日期:  2025-06-26

一年光阴

如白驹过隙

我仍记得第一次穿上警服工作时胸中鼓荡着莫名的兴奋与惶恐,现回首一年,从社区民警转到内勤民警,经历了不同的工作节奏,也收获不少感悟。

初为社区民警,在师父与社区综治专干的带领下,熟悉着陌生的街道,他们向社区群众介绍:“这是我们新来的社区民警,姓陈!”后来穿梭于大街小巷之中,总是听到有人唤我“小同志”,亦或是“陈警官”,我颇不习惯,每每赧然。调解纠纷、走访登记、法律宣传......这些留存于书本上一段文字带过的东西,实际操作却需要极大的耐心与技巧。听着张家大爷说楼上漏水总也不管、李家老太太的猫狗丢了让我找找、王家阿姨的儿子沉迷于电脑游戏我便成了说客......琐事纷至沓来,竟比想象之中更加磨人。

记得12月我调解一场因楼上田某半夜水管破裂漏水,造成楼下胡某家电线、墙面、地板受水浸泡,无法居住的纠纷。双方各执一词,唾星飞溅,我和社区工作人员劝解的话说了几箩筐,仍收效甚微。忽然想起入职时师父的教导:“调解不是判案,不是是非曲直,而是要从心出发。”于是我转而询问倾听双方咄咄逼人背后的故事,竟发现不过是胡某担忧家中90岁的老母亲因子女远在外地工作,居住的房屋又受损,无法得到妥善照顾而焦心。了解根源,调解就方便许多,受损的电线、地板、墙面田某自然是照价赔偿,同时在小区中为老人租下房屋,我与社区工作人员也表示,在老人子女返回外地工作后,时常上门帮助照顾,终将矛盾纠纷成功化解。

二月调至内勤,最初只觉“松了一口气”,以为终于可以远离烦交琐事,却不知内勤工作亦枯燥琐碎,报表、档案、会议记录,字字如蚁,爬满纸张,初时颇不适应,方知案牍之劳形。直到某日整理全所矛盾纠纷档案,看到一对夫妻因婚姻矛盾报警多达4次,民警次次调解却始终未能成功,才惊觉内勤亦是“前线”,统计数字的背后是一个个家庭,矛盾纠纷表格里面藏着悲欢离合。

如今对镜自照,才发现警察的工作并不像影视剧里那么惊心动魄,更多的是日复一日的坚守与细致,社区民警需要面对群众的喜怒哀乐,内勤民警要确保工作的严谨高效。这一年里,我从懵懂到适应,从浮躁到沉稳,才明白“警察”二字从不在于呼喝之威,而在俯身之劳,无论是街头巷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