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on 当前位置:长者版 > 警务要闻 返回首页

宁华路派出所:“微治理”点亮城乡“安心港湾”

来源:  银川市公安局
发布日期:  2025-03-09

在银川市西夏区,宁华路派出所辖区宛如一幅充满活力且复杂的画卷,徐徐展开。这片近500平方公里的土地,承载着6个社区与1个村的烟火气息,常住与流动人口交织,奏响着城乡融合的乐章。作为全区最早的派出所之一,宁华路派出所自1986年成立以来,不断探索社会治理新路径,以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为切入点,用“微治理”点亮了城乡的“安心港湾”。

以“机制融合”为基础

实现纠纷化解“一体联动”

宁华路派出所辖区,是城市与乡村的交汇地带,矛盾纠纷复杂多样。为有效应对这一挑战,宁华路派出所积极探索“微治理”模式,依托“警务室”实行网格化管理,将矛盾纠纷化解工作细化到网格,确保社区各个角落都得到有效保护。

“微治理”的核心在于“微”字,它意味着从细微处入手,以小事为切入点,通过细致入微的工作,达到化解矛盾、促进和谐的目的。2024年初春,宁朔南路社区的两户人家因宅基地边界问题争执不下,甚至要大打出手。社区民警牛飞飞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进行初期化解,随后联合四方调解人员重新划定宅基地边界,成功寻到破冰之策。

这一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理念被具体化为“433”工作模式(即4条收集渠道、3项化解原则和3个务必要求),为矛盾化解按下“加速键”,让纠纷处理更加高效、有序。通过“微治理”模式,宁华路派出所能够早发现、早介入、早化解矛盾纠纷,提升整体安全水平。

以“事项融合”为抓手

实现为民服务“多点合一”

完善“微治理”模式,重点在于解决好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宁华路派出所坚持将增强群众获得感与幸福感作为推进基层治理模式优化升级的最终落脚点,积极为群众搭建集纠纷调解、法律服务、心理咨询等功能于一体的“一站式”服务平台,向辖区居民提供全方位、高时效、更便捷的服务。

辖区有一户孤寡老人,因年事已高且行动不便,生活难以自给自足。更雪上加霜的是,他们居住的房屋因地震受损,成了危房。面对这样的困境,二人的生活显得尤为艰难。宁华路派出所通过“一站式”服务平台,迅速协调街道、社区志愿者等为两位老人制定了个性化帮扶计划。经过街道等部门的积极沟通,老人被安全转移到了新的住所。在新家里,志愿者们定期上门陪伴聊天、协助采购生活必需品,家政服务人员则负责家中的清洁打扫与健康监测。此外,派出所还特地为两位老人畅通了紧急呼叫方式,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获得帮助。

“一站式”服务平台在为群众送上关怀与温暖的同时,生动展现了“微治理”模式在快速响应群众需求、高效解决实际问题方面的显著成效。教导员杨利峰感慨地说:“群众的每一件小事,都是我们的心头大事。张奶奶的案例,让我们更加深刻地意识到,通过‘微治理’模式,我们能够更直接、更有效地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看到张奶奶在新家里安心生活,脸上洋溢着笑容,听到她感激的话语,我们所有的努力都值得了。”

以“力量融合”为突破

实现区域治理“一支队伍”

力量充实到基层一线,让资源动起来、基层活起来,能够有效强化基层的治理能力与服务功能,确保在面对群众需求、处理基层矛盾、维护社会发展等方面拥有足够的人力和智力支持。“警民联动”是深化与拓展“微治理”模式的安全关键词。为了有效做好社会面管控,宁华路派出所注重发挥基层治保会作用,广泛吸收网格员、保安、社区专干、居民群众、商户、退休老党员等力量组建“警民联盟”,为辖区织就了一张严密的“安全网”。

平吉堡社区,一个典型的城乡结合部社区,治安环境复杂、风险隐患突出。为改善这一状况,社区民警组织治保会分时段、划重点开展巡逻防范、安全宣传等工作。日间,警民宣防队以社区内部安全问题为重点,为居民群众主动提供服务;夜间,以繁华街区、学校周边等人员密集场所为重点,坚持显性用警,最大限度地组织队伍上街上路巡逻执勤,及时发现和消除影响辖区的不稳定因素和现存安全隐患,将“微治理”送到群众身边。今年以来,宁华路派出所警情同比下降11.2%,治安案件同比下降27.1%,辖区治安水平有了质的飞跃。

通过“微治理”模式,宁华路派出所能够有效整合多方力量,形成多元共治的格局,社区治理整体效能得到有效提升。所长岳东说:“基层警务工作,是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我们的工作虽然平凡,但意义重大。‘微治理’模式的创新实践,不仅提高了工作质效,还促进警民融合,给辖区带来了更多温暖。”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